台灣生育率屢創新低,今年竟然達全球最低,人口負成長在可見的未來可以提早到來。

也因為如此,衛生署考慮將人工生殖納入補助,當然這樣的建議是否恰當見仁見智,

但不孕症存在的事實不容忽視。

依據衛生調查,國人大概7-10對夫妻就有一對會有生育困難,

在這其中約有20%純粹是男性因素,如果加上間接因素,30-40%不孕症夫妻大都合併或有男性不孕。

治療男性不孕最大的突破是1992年顯微注射懷孕成功,也因為如此很多男性不孕,

往往沒有經過詳細檢查,就直接進入顯微注射試管嬰兒,固然成功率不低,

但也可能將不利的遺傳缺陷傳給下一代。

這一次的研習會,將最近男性不孕醫學的進展作詳細回顧,

也重申部分患友做藥物或手術治療,仍有機會自然受孕。

在藥物方面,精蟲稀少但性腺激素正常,可以嘗試clomid + VitE或者clomid+caritine。

如果性腺激素低下,必須注射性腺激素或降泌乳激素藥物。 

相對的在嚴重的無精子患者,演講者示範最新的「顯微睪丸切片技術」,

不但提高成功率達60%,也可以減少睪丸的傷害。

 

---作者---赤腳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lh42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